成果围绕新时代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创新性的构建了具有协同性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1)率先创建具有“三范式”特征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变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关键环节割裂式进行的情况,转变了“教过即教会”“学过即学会”的传统思维,通过创建知识上升螺旋式、能力提升阶梯式、素养培养熏陶式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的在读本科生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顶级竞赛中屡获殊荣,毕业生深受录用单位的一致好评。学生“厚基础、强能力,会创新”等特征显著。
(2)率先打造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四融合”一体化育人路径
改变了育才与育人、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融合度不高、“单打独斗”等现象,营造多维互动、协同推进的“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一体化育人环境,形成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学成”的新路径,筑好人才“洄游”的“蓄水池”。成果实践期间,获评国家一流专业4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1.0和2.0基地、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3)率先构筑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高水平教学团队组建后难以持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围绕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作用,组建了由学术造诣高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为主导的国家级教学团队,构筑了“三阶式”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的一体化新模式,从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等层面,多措并举持续为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与团队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成果完成期间,产出了一批国家级名师、名团队、名课程、名教材,形成了教学成果聚集效应。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