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构建了“用理论铸魂育人”的高校思政培养体系
本成果抓住“铸魂育人”这一思政教育的核心。本教学团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教学、宣讲、实践等诸环节入手,打造了以理论思维讲习班和青年文化书院为动力机制,以国家级思政平台和精品教材为传播载体,以“有理讲理”的系列课程讲座为表达形式的“用理论铸魂育人”高校思政培养体系。该体系逐一破解“表面化”“教条化”“空心化”“口号化”的问题,着重解决新时代思政教育如何引导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难题,有效提升高校思政培养的效率和效力。
2. 确立了高校“铸魂育人”理论的传播互动机制
本成果把握了理论传播互动这一思政教育的关键。本教学团队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枢纽点——青年教师,确立了“师生互动、启迪传导”的“铸魂育人”理论传播互动机制。该机制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理论传播互动的关键,把理论学习的对象转化为理论传播力量:大先生通过“理论思维讲习班”将理论传承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通过“青年学者论坛”彼此增益,再通过“青年文化书院”等活动将理论传播给学生,并通过师生互动,以理论为载体,激活各方主体的内生动力,既培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师,又培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学生。
3. 形成了“全过程铸魂育人”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
本成果拓展了“课内课外、交叉融合”这一思政教育的场域。本教学团队依托理论教育实践的轴线延展,形成了从学到用、从理念到实践、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操作的“全过程铸魂育人”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该模式依循“学、懂、信、用”的理论教育成长顺序开展工作,贯穿课内课外,课上学习理论、思考问题,课下应用理论、解决问题,拓展了思政教育的空间和时限,构成了新时代高校师生联动、全要素整合、高位阶引领的“全过程铸魂育人”培养格局,形成了兼具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的新型思政教育工作模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