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晓波 |
燕辽东段侏罗、白垩纪构造转变期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初步分析 |
地学前缘 |
2021 |
28(2):391-411 |
EI |
吉林大学 |
2 |
李晓波 |
辽宁兴城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序列和不整合—兼讨论燕山裂陷槽东南部的沉积古地理演化 |
沉积学报 |
2020 |
38(4):687-711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3 |
Li Xiaobo |
Late Permian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Xingcheng area,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sedimentary succession and root systems |
PALAIOS |
2020 |
35:122-134 |
SCI |
吉林大学 |
4 |
李晓波 |
辽宁兴城中元古界常州沟组砂岩中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 |
沉积学报 |
2020 |
38(1):32-45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5 |
李晓波 |
辽西南部中生代地层序列及特征 |
地层学杂志 |
2020 |
44(3): 299-309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6 |
Liang Chenyue |
Provenance study from petrography and geochronology of Middle Jurassic Haifanggou Formation in Xingcheng Basin, western Liaoning |
Geological Journal |
2020 |
55(4): 2420-2446 |
SCI |
吉林大学 |
7 |
Yang Ming |
A Mesoproterozoic Palaeokarst o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the Xingcheng area of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n paleogeography |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
2019 |
61(5):637-648 |
SCI |
吉林大学 |
8 |
周帅 |
辽西兴城地区首山南花岗伟晶岩地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世界地质 |
2017 |
(01):66-81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9 |
Li Weimin |
Syntectonic emplacement of the Triassic biotite-syenogranite intrusions in the Taili area, western Liaoning, NE China: Insights from petrogenesis, rheology and geochronology |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2017 |
139: 165-182 |
SCI |
吉林大学 |
10 |
包涵 |
台里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研究 |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16 |
(23):176 |
|
吉林大学 |
11 |
王睿 |
辽宁兴城尖山地区中生代火山机构及其特征 |
吉林地质 |
2016 |
(02):1-9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12 |
王睿 |
辽宁兴城尖山早白垩世火山机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 征 |
世界地质 |
2016 |
(03):676-686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13 |
杨长保 |
岩石化学成分及复介电常数与光谱特征的关系探究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6 |
(10):3103-3109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14 |
张丛 |
辽宁兴城地区长城系团山子组与大红峪组不整合接 触特征及其对兴城运动的意义 |
世界地质 |
2016 |
(04):1027-1033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15 |
张乾 |
辽宁西部兴城曹庄地区义县组岩石地层序列及锆石 U-Pb 年龄 |
世界地质 |
2016 |
(01):51-65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16 |
张媛媛 |
辽西新太古代钓鱼台花岗岩成因及演化过程:来自岩 石组构的证据 |
岩石学报 |
2016 |
(09):2867-2880 |
SCI |
吉林大学 |
17 |
李晓波 |
辽宁葫芦岛地区寒武纪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意义 |
古生物学报 |
2016 |
55(1):31-44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18 |
陈圣波 |
辽宁兴城地区岩石光谱测试及特征分析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5 |
(01):320-326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19 |
崔芳华 |
辽西兴城地区兰家沟花岗岩年代学、岩石成因、岩 浆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研究 |
中国会议 |
2015 |
219-221 |
|
吉林大学 |
20 |
姜弢 |
基于 VTK 和 QT 的层状地质体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15 |
(25):169-174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21 |
吴琼 |
地面重力数据结合 GPS/水准数据精化兴城物探实验 区大地水准面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5 |
(2):655-662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22 |
谢明辉 |
基于特征导向主成分分析遥感蚀变异常提取方法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2015 |
(08):1381-1385 |
EI |
吉林大学 |
23 |
徐学纯 |
辽西杨家杖子侵入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5 |
(03):804-819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24 |
张黎 |
辽宁兴城地区地球物理探测效果评价 |
世界地质 |
2015 |
(01):194-202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25 |
张旻旻 |
辽西兴城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环境识别 |
沉积学报 |
2015 |
33(6):1159-1169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26 |
周晓萍 |
辽宁兴城新立屯地区岩浆杂岩岩石学特征、侵位顺 序及地质意义 |
世界地质 |
2015 |
(03):571-589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27 |
Wang Yini |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a Mesoproterozoic tsunami from the North China Craton |
Geological Journal |
2015 |
50:56-70 |
SCI |
吉林大学 |
28 |
Liang Chenyue |
Structures, kinematic analysis, rheological parameters and temperature-pressure estimate of the Mesozoic Xingcheng-Taili ductile shear zone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
2015 |
78: 27-51 |
SCI |
吉林大学 |
29 |
Liang Chenyue |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ICP-MS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the deformed granitic rocks from the Mesozoic Xingcheng-Taili ductile shear zone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
Tectonophysics |
2015 |
650: 80-103 |
SCI |
吉林大学 |
30 |
蔡丽斌 |
辽西台里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杂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 |
岩石矿物学杂志 |
2014 |
(02):226-242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31 |
陈振振 |
基于 Web 兴城地学岩心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煤炭技术 |
2014 |
33(11):64-67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32 |
代连铎 |
辽宁省兴城市下屯钼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前景预测 |
中国科技博览 |
2014 |
(23):336 |
|
吉林大学 |
33 |
冯兰天 |
台阶(断层)模型正演计算的一种新算法 |
世界地质 |
2014 |
33(2):477-483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34 |
姜弢 |
辽西兴城地区深反射地震剖面初步研究 |
地球物理学报 |
2014 |
(09):2833-2845 |
SCI |
吉林大学 |
35 |
李健 |
辽西台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 Pb 年代学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4 |
(04):1219-1230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36 |
李树文 |
EGM2008 重力场模型在兴城物探测量中的应用 |
世界地质 |
2014 |
(01):209-214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37 |
罗威 |
辽西台里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眼球状构造的成因分析 |
世界地质 |
2014 |
(04):844-854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38 |
宋健 |
基于Google Earth 兴城地学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煤炭技术 |
2014 |
(04):65-67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39 |
王旭 |
辽宁兴城深部探测实验基地 JK-1 深孔钻探技术 |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
2014 |
41(3):1-5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40 |
曾昭发 |
辽宁兴城钓鱼台—朝阳娘娘庙地区大地电磁探测及地质意义研究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
(05):2475-2484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41 |
贾大成 |
固体矿产勘查地球化学野外实习可视化探索 |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13 |
(02):22-24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42 |
黄大年 |
地球深部探测关键技术装备研发现状及趋势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2 |
5:1485-1496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43 |
王庆龙 |
辽西兴城地区新太古代花岗质杂岩特征与成因 |
世界地质 |
2012 |
31(3):479-492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44 |
王旖旎 |
辽宁兴城夹山地区中元古界团山子组叠层石的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2 |
(S1):336-343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45 |
徐春辉 |
基于 Flex 与 ArcGISServer 的全景地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
(04):268-272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46 |
杨明春 |
辽宁兴城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石英砂岩质砾岩古沉积环境研究 |
矿物岩石 |
2012 |
(03):103-109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47 |
张大伟 |
松树卯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
中国科技博览 |
2012 |
(20):3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48 |
张栋 |
辽宁兴城龙回头盆地海房沟组地层序列及沉积环境研究 |
地质与勘探 |
2012 |
(02):227-236 |
中文核心 |
吉林大学 |
49 |
Su Jun |
Indosinian intensive exhumation: Evidence from geological mapping, geochronology and structural geology at the Taili Beach, North China |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
2020 |
130:103929 |
SCI |
北京大学 |
50 |
孙荣双 |
辽西新台门白垩纪火山岩 40Ar/39Ar 定年及其对蝾螈化石层时代的约束 |
岩石学报 |
2011 |
26(11): 3397-3410 |
SCI |
北京大学 |
51 |
李越 |
燕山东部柳江地区构造属性新解与郯庐断裂系活动 |
岩石学报 |
2009 |
25(3):675-681 |
SCI |
北京大学 |
52 |
Wang, Chao |
Late Triassic adakitic plutons within the Archean terran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Melting of the ancient lower crust at the onset of the lithospheric destruction |
LITHOS |
2015 |
212: 353-367 |
SCI |
北京大学 |
53 |
Wang, Chao |
TTG and Potassic Granitoids in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Making Neoarchean Upper Continental Crust during Micro-continental Collision and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 |
JOURNAL OF PETROLOGY |
2016 |
57: 1775-1810 |
SCI |
北京大学 |
54 |
Wang, Chao |
Long-lived melting of ancient lower crus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response to paleo-Pacific plate subduc- tion, recorded by adakitic rhyolite |
LITHOS |
2017 |
292-293: 437-451 |
SCI |
北京大学 |
55 |
Zhou Xin |
A new 40Ar/39Ar analysis method of volcanoclastic strata to determine eruption periods—example of Xintaimen, China |
Journal of Geology |
2021 |
129: 63-76 |
SCI |
北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