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和原国土资源部共建吉林大学地学部计划及实施情况




多学科共建实践教学资源平台





多校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资源平台
(1)北京大学
《区域地质实习》在北京大学的地质学人才培养中已经延续了近百年,是地质学教学中理论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学生野外技能训练的必备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地球科学思维能力和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
为培养具备全面地球科学思维和国际先进地质调查视野的信息时代地质人才,更好地响应国家地质工作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需求,本课程在理论、方法、技术及理念上进行创新,在地质填图这一核心教学环节上与时俱进,自2018年开始建设“结合虚拟仿真的多元协同地质填图教学实验”,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多源数据、多种终端、多维时空、多型交互等协同功能的基础建设,实现了从工作区勘查、室内路线筹备、野外信息采集到最终电子化成图的地质填图训练全流程覆盖,内容设计符合教学逻辑。
从2022年开始,《区域地质实习》课程纳入专业劳动教育模块,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养成地质学专业学生必备的野外工作劳动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奋斗精神、创业精神,使他们更加热爱专业,努力成为高层次人才,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劳动教育理论紧密结合地质野外实习,开展地质野外工作技能培训与地质野外生产安全教育,强化野外工作的规范性,引导同学继承地质工作者将祖国大地丈量在脚下的光荣传统。

填图区无人机实操

学生在PC端的工作截图


(2)中国海洋大学
兴城实习课程安排: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在基地开展地质填图综合实习。
教学改革:推动学科交叉、两性一度的野外综合实习;建设虚拟仿真实习内容实现虚实结合的实习教学;投入先进的海洋调查装备开辟海上实习线路及丰富实习内容,探索海陆协同综合实习。

兴城海岸带考察线路,分北线和南线:
北线:(1)一浴海岸地貌实习观察点
(2)二浴沙滩地貌实习观察点
(3)三浴沙滩地貌实习观察点
(4)龙回头海滨地貌实习观察点
(5)山里潮滩地貌实习观察点
(6)红旗河河口地貌实习观察点
南线:(1)南线潮滩地貌实习观察点
(2)南线河口地貌实习观察点
(3)台里海滨地貌(金沙湾浴场、台里基岩海岸)实习观察点





(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将专业知识特色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增加思政教育路线,举办学术人生讲座、先进人物事迹观影和黄大年精神宣讲等活动,让学生实地感受石油人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发展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模式。

组织学生集体观影



教学师资共享
项目建设期间,通过校际间师资外聘,促进教学交流和学科交叉







